冬日菡萏

整天在墙头之间爬来爬去orz
“偶尔不开心的时候就当作快乐正在加载吧。”

【HP官配写手→红楼+魔圆博主】

【人物属于原作者,ooc属于我】

HP:哈金本命/官推(入坑12年)
红楼:入坑原著11年(全员粉/推宝黛cp)
魔法少女小圆(入坑12年):官推
琅琊榜(入坑8年)
名柯:新兰/平和/快青/官推
(入坑12年)
半妖司藤:主推司藤+白英
虹猫蓝兔(入坑17年):虹蓝cp

欢迎来找我唠嗑
一起讨论共同喜欢的cp

麝月相关笔记——开到荼蘼花事了

荼蘼送春,麝月与镜子


①【都顽去了,这屋里交给谁呢?所以让他们都去罢,我在这里看着。”

……宝玉听了这话,公然又是一个袭人。

……麝月道:“你既在这里,越发不用去了,咱们两个说话顽笑岂不好?”[庚辰侧批:全是袭人口气,所以后来代任。]


脂批为证,写宝玉给麝月对镜篦头发后,庚辰本有段双行脂砚斋夹批:


[闲闲一段儿女口舌,却写麝月一人。袭人出嫁之后,宝玉、宝钗身边还有一人,虽不及袭人周到,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,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。故袭人出嫁后云‘好歹留着麝月’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。可见袭人虽去,实未去也。]


二十一回,宝玉心灰意冷,读《南华经》时,有脂批:

[宝玉之情,今古无人可比,固矣。然宝玉有情极之毒,亦世人莫忍为者,看至后半部则洞明矣。此是宝玉三大病也。宝玉有此世人莫忍为之毒,故后文方有‘悬崖撒手’一回。若他人得宝钗之妻、麝月之婢,岂能弃而为僧哉?此宝玉一生偏僻处。]


(注:书中所谓“弃”“抛”,并不代表抛弃,厌弃。正如林黛玉抛父进京都”:

【那女学生黛玉,身体方愈,原不忍弃父而往,无奈他外祖母致意务去,且兼如海说:"汝父年将半百,再无续室之意,且汝多病,年又极小,上无亲母教养,下无姊妹兄弟扶持,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,正好减我顾盼之忧,何反云不往?"黛玉听了,方洒泪拜别,随了奶娘及荣府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。(第3回)】

并非黛玉自己想要抛父进京,而实是出于其父林如海的意志。

由此可见,脂评本中每每提到"抛"、"弃"等字眼,都常常是从事物的外观形式立论,并不一定涉及事件的真实性质。

同样的道理,宝玉所谓的弃"宝钗之妻、麝月之婢"而为僧,那也只是一个形式,并不能由此阴谋论说宝玉厌弃了宝钗。

不仅如此,批语还将此称为宝玉的“情极”,而不是冷漠无情。


②从名字上看,“麝月”和“檀云”,通常被认为是一对儿。


在第23回中,宝玉四时即事诗中的《夏夜即事》中有:“窗明麝月开宫镜,室霭檀云品御香。”

在第78回的《芙蓉诔》中,有“镜分鸾别,愁开麝月之奁;梳化龙飞,哀折檀云之齿”


说到“麝月”,似乎总是和镜子相关联(大约是因其形如月):


【说着,将文具镜匣搬来,卸去钗钏,打开头发,宝玉拿了篦子替他一一的梳篦。……宝玉在麝月身后,麝月对镜,二人在镜内相视。宝玉便向镜内笑道:“满屋里就只是他磨牙。”麝月听说,忙向镜中摆手,宝玉会意。】


后来宝玉做梦看见甄宝玉,醒来看见镜中自己的影子,又是借麝月之口点破道:

“怪道老太太常嘱咐说小人屋里不可多有镜子小人魂不全,有镜子照多了,睡觉惊恐做胡梦。如今倒在大镜子那里安了一张床。有时放下镜套还好;往前去,天热困倦不定,那里想的到放他,比如方才就忘了。自然是先躺下照着影儿顽的,一时合上眼,自然是胡梦颠倒;不然如何得看着自己叫着自己的名字?不如明儿挪进床来是正经。”


而“檀云”呢,似乎是指一种檀木做的梳子(大约是因其纹像云)。

说起来,这“麝月”和“檀云”,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云和月。


(再比如“茜雪”之名。雪怎么是红色的呢?在宝玉的乞红梅诗中,有“入世冷挑红雪去,离尘香割紫云来。”其中的“红雪”,是指红梅花。“茜”是红色。看来,这“茜雪”也未必是真正的雪。)


③麝月抽到的花签词是“开到荼蘼花事了。”


【大家看时,这面上一枝荼蘼花,题着“韶华胜极”四字。那边写着一句旧诗,道是:

开到荼蘼花事了。

注云:“在席各饮三杯送春。

麝月问怎么讲,宝玉愁眉,忙将签藏了说:“咱们且喝酒。”说着,大家吃了三口,以充三杯之数。】


荼靡花是花期最长的花,意思是众女散去之后,唯有麝月留到了最后。

注云“在席各饮三杯送春”,送春这个行为在前文中出现过,是为花神饯行。荼蘼花开,是为百花的争奇斗艳收结。


这句诗出自宋·王淇《暮春游小园》:


一从梅粉褪残妆,涂抹新红上海棠。

开到茶蘼花事了,丝丝天棘出莓墙。


短短四句,就把三春景色写尽了,从初春的梅花,到仲春的海棠,再到春末的荼蘼。荼靡开后再无春花,只有莓藓苔钱覆满了墙。


以宝玉“喜聚不喜散”的性情,他只希望花朵常开不败,永远不要凋谢才好。

而麝月的花签“开到荼蘼花事了”,恰恰是提醒宝玉:花朵迟早是要谢的,人迟早是要散的。

正是“三春去后诸芳尽。”

所以有“宝玉愁眉,忙将签藏了”。


④蘅芜苑的对联有“睡足荼蘼梦也香"之语。

而射覆时提到的宝玉宝钗同在一句诗上“敲断玉钗红烛冷”。这同样是暗示玉钗命运的一句诗,暗示了夫妻分离。


酴醾香梦怯春寒,翠掩重门燕子闲。

敲断玉钗红烛冷,计程应说到常山。】

——宋代郑会的《题邸间壁》


“酴醾香梦怯春寒”,酴醾即荼靡。

可见荼靡和香梦,是暗示宝钗宝玉的重要意象。

也就是说,最后陪伴宝钗的是荼蘼,也就是麝月。

而这也照应了脂批:


[袭人出嫁之后,宝玉、宝钗身边还有一人,虽不及袭人周到,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,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。]


⑤除此之外,荼蘼花和牡丹花之间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。


由于荼蘼(酴醿)与牡丹的花期同在春末夏初,时间上非常接近,几乎是同开同谢。

这些联系也许也是曹雪芹把麝月和宝钗最后放到一起的一种契机。

在古诗词中,特别是宋人的诗词作品中,荼蘼(酴醿)花也早就被看成了花王牡丹的忠实陪伴。


赵长卿《丑奴儿·春残》曰:


【牡丹已过酴醿谢,飞尽繁花。浓翠啼鸦。绿水桥边卖酒家。年时携手寻春去,满引流霞。往事堪嗟。犹喜潘郎鬓未华。】


欧阳修《渔家傲·三月清明天婉娩》,一句“更值牡丹开欲遍,酴醿压架清香散”,道出了牡丹与酴醾同时盛开的景象:


【三月清明天婉娩,晴川祓禊归来晚。况是踏青来处远。犹不倦,秋千别闭深庭院。更值牡丹开欲遍,酴醿压架清香散。花底一尊谁解劝。增眷恋,东风回晚无情绊。】


卢祖皋《倦寻芳·香泥垒燕》,所谓“还又酴醿、牡丹开遍”,也是在述说酴醿与牡丹的渊源:


【香泥垒燕,密叶巢莺,春晦寒浅。花径风柔,著地舞茵红软。斗草烟欺罗袂薄,秋千影落春游倦。醉归来,记宝帐歌慵,锦屏香暖。

别来怅、光阴容易,还又酴醿、牡丹开遍。妒恨疏狂,那更柳花迎面。鸿羽难凭芳信短,长安犹近归期远。倚危楼,但镇日、绣帘高卷。】


再看曹组《水龙吟·牡丹》,以牡丹为题,而亦点出牡丹盛放时“酴醿径暖”:


【晓天谷雨晴时,翠罗护日轻烟里。酴醿径暖,柳花风淡,千葩浓丽。三月春光,上林池馆,西都花市。看轻盈隐约,何须解语,凝情处、无穷意。

金殿筠笼岁贡,最姚黄、一枝娇贵。东风既与花王,芍药须为近侍。歌舞筵澡,满装归帽,斜簪云髻。有高情未已,齐烧绛蜡,向阑边醉。】


由于牡丹与酴醿的这种特殊关系早已被宋人熟知,所以有的宋代词人则干脆造出“酴醿、牡丹时候”一语,专指春末夏初,百花尽残,唯有酴醾、牡丹盛放的时候。

比如,吕直夫《洞仙歌·征鞍带月》和张方仲《殢人娇·多少胭脂》就不约而同地使用了这句“酴醿、牡丹时候”。都道出了当万紫千红纷纷凋残时,酴醿与牡丹共同守护着春归的景象


【征鞍带月,浓露沾襟袖。马上轻衫峭寒透。望翠峰深浅,忆着眉儿,腰枝袅,忍看风前细柳。别时频嘱付,早寄书来,能趁清明到家否。

这言语,便梦里,也在心头,重相见,不知伊瘦我瘦。纵百卉千花已离披,也趁得,酴醿、牡丹时候。】


【多少胭脂,匀成点就。千枝乱、攒红堆绣。花无长好,更光阴去骤。对景忆良朋,故应招手。

曾说年时,花间把酒。任淋浪、春衫湿透。文园今病,问远能来否。却道有酴醿、牡丹时候。】


【金沙开遍牡丹忙,更簇酴醾上架芳。】


而关于酴醿与牡丹,更有意思的是方岳《荼蘼花诗》:


【山径阴阴雨未乾,春风已暖却成寒。

不缘天气浑无准,要护荼蘼继牡丹。


因为山径阴雨,冷风阵阵,刚刚春暖随即又转为春寒。眼见着这一春的百花都开不成了。但诗人告诉我们,还有荼蘼(酴醿)、牡丹在三春的末季等着我们呢!原来并不是老天爷喜怒无常、心情不准,他老人家早就打定了主意,要让百花消歇,独使荼蘼(酴醿)跟着花王牡丹的踪脚,一起大放异彩。



评论 ( 2 )
热度 ( 50 )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冬日菡萏 | Powered by LOF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