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日菡萏

整天在墙头之间爬来爬去orz
“偶尔不开心的时候就当作快乐正在加载吧。”

【HP官配写手→红楼+魔圆博主】

【人物属于原作者,ooc属于我】

HP:哈金本命/官推(入坑12年)
红楼:入坑原著11年(全员粉/推宝黛cp)
魔法少女小圆(入坑12年):官推
琅琊榜(入坑8年)
名柯:新兰/平和/快青/官推
(入坑12年)
半妖司藤:主推司藤+白英
虹猫蓝兔(入坑17年):虹蓝cp

欢迎来找我唠嗑
一起讨论共同喜欢的cp

金玉线(世悟)与 木石线(情悟)

《红楼梦》以木石为经,金玉为纬,借警幻机梭织成。


❗️❗️注意:这里说到的“金玉线(世悟)”和“木石线(情悟)”,是比“玉钗线”与“宝黛线”更大的范畴


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,但不能永远依恃,况又有‘美中不足,好事多磨’八个字紧相连属,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,人非物换,究竟是到头一梦,万境归空。】[四句乃一部之总纲。]


【原来就是无材补天,幻形入世,蒙茫茫大士、渺渺真人携入红尘,历尽离合悲欢,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。】


【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,由色生情,传情入色,自色悟空,遂易名为情僧……】


【堪叹古今情不尽,可怜风月债难偿。】


【开辟鸿蒙,谁为情种?都只为风月情浓。趁着这奈何天、伤怀日、寂寥时,试遣愚衷。因此上,演出这怀金悼玉的《红楼梦》。】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我们可以将金玉线理解为“离合悲欢,炎凉世态”的“万境归空”。

金玉线不仅仅包括玉钗二人,一切世态炎凉,离合悲欢都是金玉线的部分。

(金玉线并不是风月情浓,不是以玉钗相恋来展开情节的。)

金玉的主角虽然是玉钗,但玉钗实际上不会影响这条线的发展。有没有宝钗,世态炎凉依然是世态炎凉,离合悲欢依然是离合悲欢。看上去宝钗是金玉线的主角,但她只是这个故事的见证者罢了。


因为金玉线是永恒的,“到头一梦,万境归空”是永恒的道理。世态炎凉,离合悲欢是永久存在的,不会勾出人来经历(对比木石线的神瑛绛珠,与勾出的一干风流冤孽)。

第一次正式描写通灵宝玉之前,有一首诗,写到:“好知运败金无彩,堪叹时乖玉不光。”运败之下,金也无彩,时乖之时,玉亦无光。但是金与玉仍然存在。

无怪乎作者有:满纸荒唐言,一把辛酸泪。也无怪乎脂砚斋处处感叹。从这个角度想,石头记真乃一部血泪集成。


金玉其实是文化老梗,在元杂剧【度脱剧】中经常出现。一是指富贵,二是指儿女情长。

所以鲁智深圆寂时有《偈》:

【平生不修善果,只爱杀人放火。忽地顿开金绳,这里扯断玉锁。钱塘江上潮信来,今日方知我是我。】


香菱被拐,甄士隐家起火,贾雨村升官被贬再起复,可卿之死,元春才选凤藻宫,元妃省亲,元宵夜宴,怡红院群芳开夜宴,中秋夜宴,江南甄家被抄,迎春出嫁,香菱之死,探春远嫁,黛玉之死,元妃薨逝,贾家大厦倾颓,这些情节和玉钗无关,但与金玉线有关,即世态炎凉,离合悲欢,因空见色,(由色生情,传情入色)见色悟空,这就是金玉线所要表现的东西。


而木石线则代表“风月情浓”“儿女之真情”。

木石线不仅仅包括宝黛二人,一切风月情浓都是木石线的部分。

木石线的主角是宝黛。宝黛是木石线的起因,没有宝黛,也就不会引出木石线。


【余不及一人者,盖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。】


是绛珠要随神瑛一起下凡,才“勾出”“一干风流冤孽”“陪他们去了结此案”。绛珠是还泪故事的第一主角,是还泪神话的主体。如果没有绛珠,还泪神话也就不存在了。


贾芸与林红玉,贾蔷与龄官,藕官与菂官,秦钟与智能儿,潘又安与司棋,贾琏与尤二姐,柳湘莲与尤三姐,这些情节跟宝玉黛玉无关,但跟木石线有关,即风月情浓,由色生情,传情入色,这就是木石线所要表现的东西。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①玉钗:因茫茫大士夹带入世的顽石,与送的金锁而结缘,一起经历了从“宴宾客”的富贵,到“楼塌了”的贫贱的命运。


[历着炎凉,知着甘苦,虽离别亦自能安,故名曰“冷香丸”]


宝钗在这本大旨谈情的书里其实很格格不入,因为宝钗并不属于“风月情浓”这条线。她的情不在风月上,而在为人上,所以别人讲她“不为檀郎留佩玉,只怜贫女失罗衣。”


宝钗既是规劝石头入世济世的人,也是启发石头出世的人。

宝玉和宝钗在这个四大家族先后倒台的背景下的故事,既是夫妻的冲突,也是个人意愿与济世济人的冲突。


②宝黛:从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结缘,“恩情山海债,唯有泪堪还”;从青梅竹马,到相识相知,互通心意,互认为知己宝玉终日为黛玉牵肠挂肚,黛玉总因宝玉不自惜而落泪。


【堪叹古今情不尽,可怜风月债难偿。】


[以顽石草木为偶,实历尽风月波澜,尝遍情缘滋味,至无可如何,始结此木石因果,以泄胸中悒郁。古人之“一花一石如有意,不语不笑能留人”,此之谓也。]


[余读《葬花吟》至再至三四,其凄楚感慨,令人身世两忘,举笔再四,不能下批。有客曰:‘先生身非宝玉,何能下笔?即字字双圈,批词通仙,料难遂颦儿之意,俟看玉兄之后文再批。]


[而绛珠之泪偏不因离恨而落,为惜其石而落。可见惜其石必惜其人。其人不自惜,而知己能不千方百计为之惜乎!所以绛珠之泪至死不干,万苦不怨,所谓‘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’。]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因为宝钗和宝玉的初见,重要的不是“见面”,而是“见器”。值得一写的不是宝钗和宝玉,而是金锁和通灵宝玉。

 

而黛玉和宝玉的初见,重要的不是“见器”,而是“见面”。值得一写的不是黛玉和通灵玉,而是绛珠仙子与神瑛侍者重逢。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作者总是写完宝黛,接着就写玉钗;或者是写完玉钗,接着就写宝黛

譬如写完通灵识金锁,接着就写黛玉半含酸,再譬如写完听曲文宝玉悟禅机,接着就写西厢记妙词通戏语


宝黛的戏份是明写,占据大量篇幅,读者绝不会错过;

玉钗的戏份都是暗写,且有大量留白,不仔细读很容易忽略。


作者写黛玉是明喻,写宝钗就是暗典。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宝玉这个形象的组成是什么:

——神瑛侍者 + 补天遗石。


但是,两者不是分离的,也就是说,通灵宝玉不仅仅是挂在宝玉脖子上这样简单,而是同样组成宝玉人格的一部分。


①宝玉的一部分人格,是石头的。那种对富贵红尘的向往,自我被遗弃后的惭愧,本质的顽劣不堪,对上位者怀有的很幽怨的牢骚,这都是石头方面的人格特质。

这方面的石头的人格,就由宝钗来呼应。宝钗正如一面镜子,折射出宝玉石头的人格。


②宝玉的一部分人格,是神瑛侍者的。我们只知道神瑛侍者多情,连小草都会灌溉,是"情不情";其次便是思凡。

神瑛侍者的人格体现在宝玉身上,就是宝玉对群芳的怜惜,对女儿们的那种痴情体贴,以及和黛玉的风月情浓。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玉钗颦三人是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。 

妙的是,金玉与木石从来不是对立关系,甚至有些相囊括,相助力的意味。 

木石促成了金玉的了悟,金玉促成了木石关系在一次次试探中确定心意。 


前八十回宝黛的戏份中,哪怕宝钗不出场,她的存在感依然保持在二玉的口头心头;


八十回后玉钗的戏份里,黛玉仙逝,但情却不散, 二宝的相处也很可能掺杂黛玉的影子,俩人或许经常谈旧,怀念黛玉。 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两对关系终将走向BE。

宝黛爱情是为了死别,玉钗良姻是为了生离。



宝黛是《枉凝眉》,所以才有黛玉说的“事若求全何所乐”;

玉钗是《终身误》,所以宝钗才会“虽离别亦能自安”。


无论“枉凝眉”还是“终身误”,

都离不开“美中不足,好事多磨”这八个字。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如果只把金玉线局限在玉钗两个人身上,只把木石线局限在宝黛两个人里,那这本书其实很多情节都没用了。

但其实如果意识到金玉线不仅包括玉钗,木石线不仅包含宝黛,就会发现全书都在金玉和木石两条线上。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某种意义上,“风月情浓”包含在“离合悲欢”之中,受“美中不足”所影响。

所以说木石线又包含在金玉线里,取决于金玉线。


而某种意义上,“风月情浓”又能启发宝玉关于“离合悲欢”“美中不足”的进一步思考,

所以说木石线又反作用于金玉线。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红楼是一部群像,主要由“兴衰变迁”和“风月情浓”构成。


怀金悼玉,钗颦缺一不可。

生情非木石不可,悟空非金玉不可。


若是有颦无钗,只有“风月情浓”,没有参悟,则仅是一部风月;

若是有钗无颦,只有“兴衰变迁”,不曾沉迷,则证悟毫无意义,只是空谈。


评论 ( 28 )
热度 ( 91 )
  1. 共7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冬日菡萏 | Powered by LOFTER